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多年教学实践,精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部分的教学逐渐凝练出自己的思路:在宏观视野上把“晚明思潮”纳入近世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有机整体.其中“晚明思潮”更多带有“本土内发型”特征,鸦片战争以来的历程具有鲜明的“外发后生型”特征,两者具有内在的历史与文化关联;晚清以来近两百年的现代化运动各个阶段虽时代主题不同,都呈现着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复杂互动的过程,而精神的变革推动着历史的跃进;在文化变革意义上对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进行重新评价.以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还原一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完整历史,是新的教学设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林纾与五四新文化阵营之间的那场著名的思想大论战历来被文学史家们描述为守旧派林纾在五四时代“唐吉诃德”式的向新文化运动的“疯狂反扑”。而实际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以西方文化为坐标审视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遂在他们心目中幻化为一幅四千年“吃人”的恐怖历史图。他们胸怀革命理想及真诚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暴力革命模式启发下“,唐吉诃德”式地发动了对祖国文化传统整体性的猛烈攻击。为了在“战斗”中开辟中国历史文化的“新纪元”,他们运用“策略”,一步步诱使思想本就“趋新”的林纾走向“反对派”境地,遂制造了“打退封建复古派疯狂反扑”的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的宗旨,就是力图超越现实民族矛盾,促进两个民族的互相了解,以期实现互相友好、互相提携的愿望;克服文化沙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偏见,互相尊重,则是两国人民乃至东亚各国之间真正实现互相理解与友好的基本原则。在研究路径上,他抓住日本神道教这一固有民族文化传统,从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民风民俗角度深刻认识、理解日本民族,充分肯定日本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这对于今天中日两国的文化互读与交流,仍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文学是文学》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大胆质疑、不懈追问以及强烈的历史意识,是本专著突出特点。在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作者坚持从细读文本出发,同时又以哲学、历史、文化的宏观视野为平台,对所考察的审美对象进行理性审视。使其研究成果既体现出文学研究中应有的审美特性,又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5.
刘学慧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首先,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儒家思想陶冶下的中国传统家族生活的温馨和谐。这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创作注重传统批判的超越,也体现了作者"白日梦"中对美好人性的憧憬。其次,作者以少年的人情之美与晚年的忠君爱国,使李鸿章传统的"标准像"中充溢了人性——人情之美与思想——人格魅力。历史风云人物个个亲切可爱。温情含蓄的笔墨与尺幅千里的艺术概括力也构成了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与此同时,在对历史素材的处理上、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上、对历史风云的当下意义上,我们还有待于作者表现出更明确而独到得历史观与文化观,实现作品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羊的门》所描绘的呼家堡四十年的社会风貌,既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写照,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化进程的高度浓缩。呼天成奇迹般地使呼家堡富甲一方、对呼家堡百姓的成功“驯化”,及其对外的“人场”经营,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精髓与自然哲学大智慧的有机结合。呼天成遂成为中国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传统政治家的艺术典型。作品的深刻之处,更在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展开对中国社会严峻的化反思与批判,探寻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刘承华先生的《文化与人格》一书创造性地运用鲁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说,形成自己“文化模式—文化成果”的理论构架,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文章认为,特定的人格结构模式是某种文化的精髓,它决定了特定的文化模式,而这种文化模式又决定着其外在纷繁具体的文化形态(文化成果)、人的发展格局及特征,这就抓住了中西文化比较的“枢纽”,使中西文化比较最大限度地跳出“个别”,上升到“一般”,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8.
富有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西周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模式,其基本精神是通过各种途径对人进行情理兼备的礼乐教化,塑造人和谐的文化心理与完满的“君子”人格。尽管它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注重以塑造情理兼备的“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的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应是我们的民族教育认真批判继承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子夜》真实地描写了三十年代中国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但它却无法实现揭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的“创作意图”。处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剧烈的文化冲突,注定要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于持续动荡中痛苦蜕变的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不是作者通过一部故事的时间跨度仅两个多月的小说能够揭示得了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一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