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改以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胡煌英 《广西教育》2010,(31):56-56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提出了“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的理念,但课改几年来,笔者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如何合理地处理教材,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胡煌英 《广西教育》2013,(37):40-41
教学不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自发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知识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以促进学生快速获得某一学科在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或是继续学习该学科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为宗旨。然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动型的生命体,其知识的建构活动总是依赖并建构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5.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教学时,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藏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显示出来,使之明朗化,这样才能通过知识传授过程达到思想方法教学之目的。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考虑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进教室,部分教师为了省时,又不给课堂教学添“乱”,常常会简单地采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学生动手操作,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教师的讲解或观看演示就能获取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他们在概念形成、算理理解等知识建构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具、学具的操作。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目的。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课改以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