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设计思路] 湘教版初中地理为教与学提供了灵活而宽广的空间.在单元复习中,仍沿用传统的师讲生受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地理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学习方式,都十分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的形成,但这并不是放弃对知识的培养,否则课程目标不可能全面达成,因此地理知识的评价仍然是地理学习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面检测适宜运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的评价,它仍有存在价值和必要,即便如此,教师也要用新的评价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书面测评.  相似文献   
2.
展示一幅图景,分析一个问题,归纳一条规律,验证一组事实,设计一份创意”,是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建构的一种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以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为例,通过"情景营造→定向启学,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合作探究,质疑点津→拓展延伸,总结反馈→建构网络"的步骤,实施"问题—建构"有效教学策略,始终围绕学生来组织、调整、生成,学习活动由学情推动,确保学习活动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问题—建构"有效教学策略以问题驱动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能力,以知识建构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把新课程理念有效渗透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同样一种教学模式,甚至同一种教学结构、同一种教学方法、同一教学理念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异课同构"的核心。以单元为模块,将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整体备课与组织教学,有利于明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地理思维方法的渗透与拓展。文章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借助教材精选的示范性材料,借鉴思维导图这个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建构单元模块整体教学思路模式,帮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从而实现异课同构,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高效自学。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创新贵有“三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评估、没有诊断的教学是盲目的,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的不负责任。不同的目标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有的可能适合于检测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达标程度,有的更适合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有的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和使用考查与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2012年10月13日,笔者为宿迁市的地理同仁们上了一节新课程改革的公开课。课题是鲁教版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获得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现就公开课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作一个简要回顾,意在抛砖引玉.在更大范围内与同仁们交流,或许大家从中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提供先行组织者 播放:MTV视频,赏析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与“解决问题”既不是完全等同,又不是完全的创新,两者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只要找到“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变与不变,找到继承与创新的平衡点,就能实现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渐变,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同化、内化、外化三个环节,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认识,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胡继中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9):104-106,109
"6W"法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人们不但可以通过"6W"法来认识、把握有关内容,还可以通过这些程序回忆相关内容,"6W"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6W"法可以明确区域空间定位、了解区域发展阶段、说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事象成因、指出区域发展方向、阐释区域借鉴意义。文章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案例,探讨"6W"法的应用。模式可以复制,从而创造规模效益,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