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扎实推进公共外交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之路。大学生是推动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其他公众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与责任,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培育直接影响着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力量的传承与发展。针对目前大学生公共外交理性认知模糊、理解程度浅显、行为自觉缺乏等诸多问题,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外交意识应强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心理认同,深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理论共识,内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2.
学校社会工作丰富的理论体系、专业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以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对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是一个从“外铄”到“内生”再到“外铄”的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外铄”与“内生”的基本分野、融通互补与不断超越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逻辑。当前高校对师德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外铄”失度、“内生”失控、“共生”失衡的困境。实践证明,以“内生”为源,强化“外铄”的引领效能;以“外铄”为基,深化“内生”的驱动效能;以“共生”为要,优化“外铄”与“内生”的协同效能;以“超越”为旨,形成“崇师尚德”的主流效能,有利于高尚的师德品性和品行的强化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