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P2P系统发展历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系统简单发展史1999年,文件共享系统Napster诞生。Napster是最早的P2P实用系统,参与系统的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用户,每个用户将自己愿意共享的文件提供出来,同时可以下载其他用户共享的文件。Napster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知道哪些机器上有哪些文件,这样当用户提出文件搜索请求时才可以得到正确的匹配结果。在Napster中使用一个中心服务器,称为目录服务器,存放所有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文件的标题和一些简单的描述信息)以及其存放结点的IP地址。结点加入系统时首先要连接目录服务器并报告自身地址及共享的文件列表。用户需要某个文件时…  相似文献   
2.
P2P:未来社会不可避免的计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系统的计算模式正从client/server模式向peer-to-peer模式的转变。Peer-to-peer模式(对等计算,亦简称P2P)的核心思想是:所有参与系统的结点(指互连网上的某个计算机)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没有client和server之分,也可以说每个结点即是client,也是server,即向别人提供服务,也从别人那里享受服务。实际上,对等计算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提出,但一直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因为没有实际运行的系统作为背景,产业界和研究界都普遍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client/server模式更为合理。然而,随着PC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个人电脑的能力越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