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汉语大词典》中,“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胡笳”条释义不全面,“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起夫”和“锈床”条的书证迟后,“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满族作家顾太清,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齐名。《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是近年国内出版的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但其“注释”存在不少问题,或解释错误,或不够准确,或未指明出处等等,本文择要指出并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莺莺传》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莺莺传》研究较为冷寂,研究不够广泛、深入,方法单一,主要是鲁迅赞同的北宋王铚所谓“张生即元稹自寓”的观点,影响较大。后五十年,《莺莺传》研究热闹起来,研究的视野拓宽、方法多样,对《莺莺传》的创作时间、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型、崔张离异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与花     
白居易一生屡遭贬谪,他在各处贬所总是大力养花赏花,以此来美 化荒僻贬所的环境,消遣他的贬谪时光,忘掉官场失意的烦恼。这种花下生活,消 蚀了他“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诗歌创作也失去了“讽谕诗”的锋芒,写下了大量 的“闲适诗”。他十分喜爱、欣赏山野之花,特别倾情于被时俗冷淡的白花,这也跟 他遭受冷落,贬地僻远的遭遇有关。白居易写花极富情韵,以花喻人,鲜活生动, 得其神似。  相似文献   
5.
清代宗室词人奕绘喜欢阅渎道教典籍、游览道观、与全真道士交往听:琏讲经论道,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诗词创作都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其“太素”之号、“天游阁”之室,正室去世后不再另娶,不重名利而喜好优游,重视精气神,追求清静之境,崇尚素朴之美等,都与全真教密切相关。奕绘信奉全真教与清代崇道之风有关,也与清朝贵族崇尚汉族传统文化、追求闲散人生有关,更与奕绘身体多病而希望通过修炼祛病强身、修心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对唐代传奇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后期。它是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虽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它诞生以后,成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反过来给予许多文化领域深刻的影响。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更是密切,中自古代文学中道教文化的印痕随处可见。诗歌有表现漫游仙境、神交列仙的“游仙诗”,戏曲有描写得道成仙、度化飞升的“神仙道化剧”,  相似文献   
7.
王重民,王庆菽等六位先生整理校录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初版,1984年重版,以下简称《变文集》),迄今为止,仍是搜集变文资料最多的集本,仍为研读变文的必备之书,此书出版之后,又经许多专家学者的补校,文字讹误大为减少,可读性大大增强。然而,众所周知,变文卷子的错讹很多,虽历经校勘,仍然难以完全扫清。就是已经校改的文字,有的也需进一步考释,我们阅读《变文集》及诸家的校订文字,也发现若干  相似文献   
8.
论纳兰词的兴亡之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康熙朝权重一时的宰相,他本人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可谓生长华阀,官居高位,而他在词中却流露出浓厚的兴亡之叹,这与他先祖属叶赫族的兴衰胜败密切相关,也和清初词坛怀旧朝,慨叹兴亡风气影响有关,还与李煜词思念故国,感伤兴亡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满族女词人顾太清作词“纯乎宋人法乳”,效法周邦彦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雅语俗语兼用,师法姜夔的清空醇雅词风,借鉴李清照工于造语和运用叠字,融会贯通,变化创新,形成了自己典雅清丽、深幽蕴藉的词风。顾太清作词以宋人为法乳,既受浙西词派、常州词派词学主张的影响,又与她的身份、性情和审美情趣相关。顾太清作词,体现了清代中叶满族人学习汉族文化的填词,逐渐注重词的手法、技巧和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郭预衡先生主编《明代小品文合集》中,作者编注“于谦等五人’之册的“前言”,概括介绍于谦、程敏政、李东阳、罗、杨慎等车位作家的生平,扼要评价他们的小品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