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听几位老师执教苏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二(下),越来越感觉到小学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硬笔字),可遵循“记——摹——默——描(仿)——评(导)——练”的规律进行教学,简称“六字指导法”。记:即自主观察,识记字形。引导学生观察例字,从两个方面进行识记训练:(1)你想怎样记住这个字?(2)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一方面,渗透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生字,如象形字(“鸟”、“羊”)、会意字(“本”、“从”)、形声字(“傍”、“灿”)等;也可以启…  相似文献   
2.
【案例】近日,听一位老师执教作文指导课。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话题”作文指导课,习作目的是“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设置了如下三个教学情境: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朋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正当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时,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前提。也就是说,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对话质量。听了特级教师张伟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我认为,张伟老师对文本的处理和运用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科学地调整教材,以“对话”为线索,体悟感情本文的重点部分是陈庚同志与小红军的四次对话。为突出这一部分的教学,张老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1.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教师直接切入“对话”部分:“两人围绕‘上马’都干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四册《问银河》中:“银河呀,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雄伟的斜拉桥吗?牛郎织女能经常在桥上相会吗?”  相似文献   
5.
胥翠芳 《山东教育》2005,(10):27-28
有机会听特级教师张伟执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又一次领略了这位名师上课的风采。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在读中加强体验,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山东胶州市实验小学胥翠芳一、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明确分段依据。指导学生分段,必须注重揭示规律,教给方法。1.按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段。对记人记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划分段落;对于写景的文章,可按时间、...  相似文献   
7.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   一、 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在“生疑——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  相似文献   
9.
谈课堂激励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乐学”“会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  相似文献   
10.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教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因此忽视了对复习课的深入研究,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其实,就小学语文复习课来讲,只要潜心设计,同样可以很好地体现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要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