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1.
2.
根据最近公布的上海博物馆所藏并整理的“战国楚竹书”中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材料,进行古文字,古文献的比较考释,讨论竹书中的“Wen”,“坏Zi”,“乍竞隹人”、“巽寡Zi古”等文字的释读以及相关诗学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谈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结构如果拆分到笔画的层次,就像有的西方学将汉字的笔画对应于英语里的字母,其实已经不能反映汉字的结构属性。如同反映物质的化学性质只能分析到分子,而不是更小的原子单位。到原子的层次,就只有电子数量及其层次排列结构上的差异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意义是结构所赋予的。反过来说,并不是切分单位越小越好。如同化学里将水分子分离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水的性质并不等于氢和氧的相加。  相似文献   
4.
臧克和 《收藏》2010,(5):105-106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9册第25页著录一方隋代造像记(如图),文曰: 大隋开皇五年(585年)岁次乙巳,八月乙酉朔,十五日己亥,前定州沙门都故魏七帝旧寺主惠郁像主玄凝等,以先师僧晕法,太和十六年(492年)敬造三丈八弥勒金像。至后周建德六年(577年)岁次丁酉,破灭大象,僧尼还俗。  相似文献   
5.
一、“篝”字取象:中国文学里两性关系拟象、意象媒介、意象转换甲文“篝”形作(?)(前一·四○·五)、(?)(后上二六·六)等构造。《说文》:“篝,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按上列甲文“篝”字之取象实为两尾鱼相遇合之形。从“取类”的观念言之,“篝”实为“遘”之初文。凡两物相遇合皆可称之日“篝”(遘)。杨树达《卜辞求义·侯部》:“《戬寿》十七页之九云;‘△酉卜,逐贞,王宾岁,  相似文献   
6.
汉字系统,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是永葆青春的文化精灵。汉字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事件。东汉学者王充论说了汉字的创制是光昭日月,功盖天地的宏业:天地为图书,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指与鬼神合。——《论衡·感虚篇》仓颉造字,无需究其有无,汉字的亘古历史,却是确凿的;汉字的魅力,也是公认的。据出土文物的初步考证。汉字的出现,大约在距今6000年以前。仓颉  相似文献   
7.
據有關學者的專題研究,中國上古刑罰的原始意義和機能,在于把惡人逐出社會①。這應是中國法源意義上的一個特點,但這裏似乎還可以補出相應的另外的一個方面,即維護部族共同體的團結。因為說到底,將惡人逐出社會,最終目的不外乎通過純潔部族社會,增強族群共同體的凝聚力。 在《尚書》文獻系統裏,我們看到將惡人逐出社會,可以概括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精神上的放逐,即斷絕其與上天的聯系;一個是肉體上的放  相似文献   
8.
字符与分类     
字符,这里是指汉字构形学上包容“声符”、“形符”、“记号”等的概念。各种类型的文字结构之间的对应,最大可能是基于字符的层次。字符区别意义的功能,在于整个文字结构类型。字符的确定,实际上意味着意义类型的划分。每个研究者首先遇到的是具体字符的分析和归类问题,特别是面对的处理对象是复杂的文字类型,最棘手的就是如何分析出相对完整的字符单位,也就是找到相应的归类。如果各自分类标准出入比较大,无论怎样千方百计分级分层的编码设计都过于“个性化”,也就很难说得上走向实际通用。  相似文献   
9.
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属于历史汉字书体类型发展断代定量研究。基于各种楷字资料库的调研,试图按照历史汉字发展使用的本来面貌,简要勾勒楷字发展定形轨迹,揭示楷字演变基本规律。"楷字发展历史"部分,从社会实物用字来看,汉代到魏晋简牍作为载体的文字,处于隶楷之间;北朝造像记等碑刻文字,反映出楷字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和分期;而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已经广泛使用,作为最重要的介质转换,促使楷字发展由成熟到打下定形的基础。"楷字发展研究"部分,包含实物用字的各类调查数据表明,隶变解体与楷化变异,在相当时间内,原本发生在同一历史过程。在楷字发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时间层次、空间分布、材质类型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属于历史汉字书体类型发展断代定量研究。基于各种楷字资料库的调研,试图按照历史汉字发展使用的本来面貌,简要勾勒楷字发展定形轨迹,揭示楷字演变基本规律。"楷字发展历史"部分,从社会实物用字来看,汉代到魏晋简牍作为载体的文字,处于隶楷之间;北朝造像记等碑刻文字,反映出楷字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和分期;而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已经广泛使用,作为最重要的介质转换,促使楷字发展由成熟到定形的基础。"楷字发展研究"部分,包含实物用字的各类调查数据表明,隶变解体与楷化变异,在相当时间内,原本发生在同一历史过程。在楷字发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时间层次、空间分布、材质类型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