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沈阳市是以机械工业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务院一九八四年确定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单列城市,也是国家一九八八年确定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为了解决人口素质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在师范院校建设上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市委、市政府从实践中体会到,师范院校是培养师资后续力量的基地,是各类教育的“母机”,是着眼未来的基础工程。要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必须要在加强师范教育上起步。要繁荣教育事业,为城市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师范教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基于以上认识,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时,把师范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内部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加强领导,实行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认识教育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既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只有在较高水平上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才有可能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只有具有完善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才能使劳动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更新换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才能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迎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的挑战。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无论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还是不断更新职工的知识结构,乃至于培养第一流的科研队伍,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心理学对人的需要和动机作了不少阐述。需要是由于有机体和环境的某种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欠缺的不满足的心理状态。人在需要未获得满足时,内心上会承受到一种欠缺的压力。如饥饿时的难受,对问题不理解时的迷惑,理想愿望不能实现时的苦恼,都是某种欠缺的心理状态,当转化为活动动力时就是动机,其追求的鼓励物便是目标。①目标导向行动,行动的结果满足了某种需要。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倾向性和动物的行为不同,人的需要是在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满足需要的对象,人的需要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