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次,辗转奔波在太行山千峰万壑之中的赵树理,奇异地发现了这样一张画:汪精卫被画成一个猴子,由背后的日本军人牵着线任意耍弄……。赵树理一边看,一边拿出笔来在画上添了一留小字:“做了日本官,好象猴爬杆,一时  相似文献   
3.
20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契机,赋予了人民群众以巨大的精神动力和锐利的理论武器,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诸多问题。作通过20年来,中国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邓小平同志领导的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邀访美期间,先后到过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夏威夷等地,着重考察了美国的新闻和文艺。 美国人的“宣传攻势” 在美国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宣传品多,报纸多,电视台和电视频道多,展览性文化性纪念性场馆多。在所有的机场、车站、饭馆、旅店和其他一些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都设有专门摆放宣传品的箱架,里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品。内容有商业性的,文化性的,专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读书和治学方面正确处理“死”“活”相济、“专”“博”结合、“恒”“韧”互促、“虚”“实”统一的辩证关系,是鲁迅学风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源远流长,赓延至今。后土文化不仅是这一古代灿烂文明的肇始.而且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根祖;不仅表现了先民对土地和生命演嗣的崇拜,而且寄寓了构建文明、发展经济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一位旷代未可多得的学者式的战士和战士式的作家。鲁迅之所以能够在一个急遽交替变革的新时代和大潮流中,捷足跻臻思想和艺术的高峰,是与他敏于和善于从中外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分不开的,尤其与他对中外文化所采取的开放而又清醒、摄取而又扬弃、  相似文献   
8.
脱颖于泱泱传统奋翮于蔚蔚现实──中华文化的重构模式与时代风采艾斐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无非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搞上...  相似文献   
9.
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是什么?真正从内涵上、本质上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鲁迅前期思想的钥匙。一姚文元明目张胆地在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上打了三个闷棍:其一曰,尼采主义者;其二曰,社会进化论者;其三曰,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者。他污蔑鲁迅前期“非物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写给敏·考茨基的一封谈论文学创作的信中指出,作品的思想“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指点出来”。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但它却须臾不可离开一定的表现形式,离开了,也就无从表现了。此种情形,恰如人的思想和肉体一样:没有任何思想的肉体是行尸走肉,是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