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亚军 《生活教育》2014,(11):22-26
学习陶行知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学习陶行知的一些具体做法,更重要的却是从理念的层面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学生观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基本理念之一。陶行知认为: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是现在的主人、时代的创造者。学生是"人中人",也是"创造之人"。学生的职务是学做真善美合一的"真人"。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老师应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应该站在一个高度,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用自己人格的魅力作好学生的人生楷模。  相似文献   
3.
习惯从表现方式上分为显性习惯和隐性习惯,良好的隐性学习习惯能使教学效率最大化。在教学中要用显性的方式培养良好的隐性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忆习惯等方面都可以运用显性的方式手段去培养。  相似文献   
4.
5.
<正>笔者根据解答文字题的要求和实际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了"五问",教会学生解答主观题,提高学生内在的思维品质和外显的表达能力。一、问话题,做到言之有的话题,是学科用语。问话题,就是确定所回答问题属于什么范畴。这是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开始,关系到答题方向是否正确。大部分情境材料没有明确告知主题,设问也没有明确规定答题范围,回答问题似乎无从下手。如果有意识地想一想情境材料属于什么话题,设问指向话题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重复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习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习惯,如书写、诵读的习惯,另一种是隐性习惯,如分析问题的习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记笔记、规范化回答问题等显性习惯的培养,但在隐性习惯培养方面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7.
<正>教者连续多年承担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多次参加中考阅卷,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艰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遵守的规定,而且思想品德课中考命题更加注重能力立意,拼消耗、题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郜属于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里,主要矛盾都是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有思想、有理想、有责任感,是要通过思想教育来指导学生们的行动从而达到知和行的统一。在教学中我注意观察,从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找切入点,教学效果异常显著。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且使教育者本人也收益匪浅。一、让学生做到事后一百分勤俭节约对现在的城市孩子来说就是笑话。无论你多么声情并茂,说的多么在理,也难以打动他们,原因是这好像与他们无关。我先给同学们讲了"感动中国"之一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学生观的重大价值只有在践行中才能得到体现。践行陶行知的学生观,必须信仰儿童是主人,热爱儿童,真正重视儿童;必须瞄准儿童,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的生活;必须加入儿童队伍,与儿童共同生活,向儿童学习;必须当好儿童的顾问,做儿童的导师,激发儿童的主人意识和创造精神,还要做到学术儿童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