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笔者在《马克思论古代亚洲社会经济形态与家长制家庭公社问题》①中指出,“马克思阐明了如下事实:在理论上,农奴制与奴隶制的历史起点相同,即同时起始于剩余劳动的出现;在历史事实上,农奴制与奴隶制同时产生于同一个社会形式,即父家长制的家庭公社。古代亚洲主要是印度,同样也存在着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这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只不  相似文献   
2.
<正> 《管子·轻重》部分十六篇,(本为十九篇,佚三篇)非特其成文时期学术界见解不一,对于这个经济思想体系本身,认识和评价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说《轻重》成文于西汉文景时期,当更符合历史实际。①《轻重》的作者,从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立场出发,根据当时诸侯王分立割据的现实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相似文献   
3.
<正>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先秦时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孔子生时是不得志的。虽然“循道弥久”,然“温温无所武,莫能己用”。带领一些学生“周游列国”,欲“求善贾而沽”,望望然汲汲然地要“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愿望还是落空,甚至不受欢迎。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成了显学;还有孟轲那样的私淑弟子极力为之誉扬,  相似文献   
4.
本文一一辨析了赵文所引马克思的“文本”,不同意赵文所论资本主义的起源有“四种形式”;认为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没有肯定“一般历史哲学理论”,唯物史观也不是超历史和超时空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6.
<正> 南宋初年的刘錡,(1098—1162)字信叔,德顺军(治今甘肃静宁)人,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稍后于刘錡的章颖,在《南渡十将传》中,就列刘錡为宋室南渡十名将之一。徐兴业同志在著名的历史小说《金瓯缺》里,艺术地再现了刘錡其人。书中的刘錡,正直、勇敢、爱国,射艺精绝;出身边帅之家而又举止不俗,家庭生活优裕美满但能时时以国家为念。汴州的暖风同样醉人,但刘錡却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徐兴业塑造了一个颇有个性的封建时代“慷慨深毅有儒将风”(《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刘錡传》。下引本传不再注明)的青年爱国军人形象刘四厢。1980年第五期的《解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历史上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学术界分歧不小。早之者认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就产生了最初的国家,晚之者提出春秋时期才出现城市国家。原始的氏族血缘关系同次生的阶级和国家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系统,二者各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存在的根据。“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一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公共权力已不再同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中,我们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人国家兴起的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自己存在的完整的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