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苏德超在开展对女高级知识分子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的日子里,有几位从六十年代初期就踏上了中学教坛的高级女教师非常激动地对我说:“我们已经从教30多年了,眼看就要到退休年龄了,可是,我们愿为教育事业多操几年心,能不能留我们多干几年?”这...  相似文献   
2.
我的神秘在于:无所不在又无处可寻.早期和中期的维特根斯坦,基于先验的或现象主义的理由,通过消除我来消除这一神秘.后期(包括中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我是无法消除的;虽然我们可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知道"我"是谁,却无法知道"我"如何指向了我,也不能知道我是谁.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说法可以合理地看成是康德相关论述的语言学继续.  相似文献   
3.
略论语言游戏与家族相似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游戏是一个原子式的概念,它具有封闭性。而家族相似则是一个自否定的概念.它具有开放性。与许多论者以为语言游戏与家族相似是同一个概念或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不同,它们事实上是相互矛盾的。这一矛盾显示出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某些不彻底性。由于在这一矛盾中维特根斯坦倾向于语言游戏,所以他最后就不得不回到同是原子论的《逻辑哲学论》中的某些结论上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