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脑功能研究和智力理论新进展为学业评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科学基础。依据大脑功能研究的成果和智力理论新进展,学生学业评价观主要包括重视发展胜评价;正确理解学业评价类型;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观转变存在一定困难,出现教师能说出新理论但教学行为却依旧习惯而言行不一的现象。若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言行作为研究对象,提高自我觉察的敏感度,用语言表达使缄默的教学观清晰化,并进一步对其梳理、评价和更新等。  相似文献   
3.
一 教学原则作为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直观性原则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教学原则,它在教育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最近几年出版的教育学教材来看,有些削弱,甚至取消了这一教学原则(如南京师范大学编的《教育学》,余本祜、赵浚谏主编的《教育学》,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的《高等教育原理》,潘懋元编的《高等教育学》,孙绵涛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概念》,前东德的克拉因主编的《教学论》,前南斯拉夫的鲍良克著的《教学论》,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等)。 从现有对直观性原则的论述来看,不外乎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解释的。一是从哲学原理即主要从人类的认识规律出发,简单地、机械地把它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脑科学的发展与"差生"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今学校教育中所谓“差生”存在的现象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与认识,并结合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利用大脑的不同机能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来探讨影响人的发展和造成“差生”的原因,并希望通过这一科学认识,让学校教育重新审视对“差生”的认识和评价,树立起一个真正科学的“学生观”,让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面临专业发展学习的需求;作为教学研究者需要积极回应专业成长的环境机遇;作为专业自主发展者要突破教学惯习,超越个人视野,掌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提倡从理解教师内在的专业精神力量养成过程,到教师专业发展外部环境相结合的由内到外的养成学习.  相似文献   
6.
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 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本文讨论了学习习惯概念的实质及其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并从元认知、认知方式、个人行为动力因素及教师等社会背景因素的角度, 讨论了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一般机制, 指明了学习习惯养成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