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苟欣 《四川教育》2009,(12):14-15
有人常说:“班集体既町以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也可以成为扼杀个性发展的泥潭。”的确如此,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强调统一、忽视创造性的培养,强调“管理”、忽视“疏导”……这些都会使学生形成沉闷压抑的心态.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动力,还会窒息才思、灵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倦,从而扼杀个性。  相似文献   
3.
苟欣 《四川教育》2014,(2):61-61
【现象1】惯性思维让规则偏了向“你们知道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一位老师在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在课即将结束前,向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也许是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举手的人还是很少。就在那时,老师意外地发现平时爱玩好动,总让他头痛的小郴也举手了。难道他知道?不可能,肯定是在捣乱,要不要让他站起来说说?惯性的思维还是让他选择了其他同学,唯独没有喊他。几位同学的回答并没有让老师满意,他望了小郴一眼,发现他仍旧举着手,眼神中充满无限的期待和焦急,但他还是一扫而过……  相似文献   
4.
苟欣  苟斌 《四川教育》2003,(10):35-35
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共鸣的沃土,是加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共同创造性实践”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应该摒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传统宗法观念,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与学生共享快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