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范松义 《内江科技》2014,(6):99-100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核心任务,我们既要重视教学,也要重视科研。高校的科研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术研究,二是教学研究。科研会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诗品》中的“雅”有“高雅”、“雅正”、“雅”三种含义,钟嵘论诗时“雅”的标准亦可分为正标准、高雅标准、雅标准三种,且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现实针对性,在《诗品》一书中的地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岭南客家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清代岭南客家词人共计7位。其中吴兰修词情思浓郁,缠绵深婉,成就最高。黄遵宪词苍旅悲慨,亦有一定成就。其他词人总体水平不高,但亦有佳作。昊兰修、黄遵宪等与岭外都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客家词甚至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的词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后主李煜词中的月意象与词情之间有顺应、逆反两种对应模式.月意象的文化蕴涵有相思、故园、永恒三种.李煜善于多角度描写月亮,又长于进行动态描摹,另外某些词作中的月意象对作品的章法结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就府级层面看,清代广东词人绝大多数出自广州府。在广州府内,词人主要出自番禺、南海,另外顺德、香山等地亦有一定数量词人。广东词人分布格局之形成,是由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所决定。这种高度集中的分布状况,是词学边缘区词人分布格局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6.
清人对《花间集》的接受趋于理性化。清初云间余脉以及西陵、柳洲等派词人所作不脱《花间》风气,扬州词人则对《花间集》作出了合理的定位。浙派鼻祖朱彝尊早年喜《花间集》而晚年有所变化,其他浙派词人大多对其加以肯定。常州词人张惠言、陈延焯推崇温庭筠而批判《花间集》的主张并不合理,故况周颐等人对此作出了修正。  相似文献   
7.
清成、同至光绪初年,“粤三家”沈世良、汪臻、叶衍兰是岭南词坛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们同受浙西词派影响,但程度不同,词风并不相近。沈世良和汪王泉可归入浙派,但沈词凄楚蕴藉而汪词清虚悠远,汪氏另有不少绮丽之作。至于叶衍兰则词风靡丽,受浙派影响最小,实属常州词派。“粤三家”处于岭南词风由“浙”至“常”的转换期,通过三家之创作可以窥见当时岭南词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