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福建传统社会中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与旅游在福建传统社会中的关系处于互动之中。一方面,宗教对旅游的影响极为深刻,它是旅游景观得以营建以及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因素。另一方面,宗教反过来也受到旅游活动的逆向影响,宗教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而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的情况甚为普遍。此外,游人的社会阶层的不同、身份角色的差异,也影响到传统社会中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泉州天后宫与闽台妈祖庙以及其他宫庙之间构建起密切的关系网络。通过获取蕴藏于庙际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泉州天后宫进一步巩固了它在闽台妈祖信仰圈中的中心位置。由于庙际网络是通过信众间的往来构建起来的,庙际网络在给宫庙带来社会资本回报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惠及两岸信众,由此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福建船民信仰的神祇种类繁多,既有中国人传统信仰的神灵,也有天主教的上帝。船民崇拜神衹的原因,一方面是谋生环境的艰苦造成的对神力的祈求,另一方面是船民的流动性与分散性造成的对群体归宿的渴求,鸦片战争后船民的集体入教行为则要部分归因于天主教会的传教努力。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在闽台保生大帝祖宫记忆的原初形态中,漳州龙溪县青礁慈济东宫与泉州同安县白礁慈济西宫创建于同一年,两宫均为该信仰的祖宫。宋以后,在地域认同意识的支配下,白礁慈济西宫为保生大帝信仰绝对祖宫的观点被虚构出来并在信徒中得到不断地重温与强调,虚构的内容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影响,信徒群体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祖宫"记忆:白礁慈济西宫的建庙年代提前了一年,成为该信仰的绝对祖宫,青礁慈济东宫则逐渐被排挤出祖宫的圈子。  相似文献   
5.
当前两岸关帝文化交流呈现三大趋势:从台湾信众到大陆祖庙进香谒祖的单向交流,发展到大陆祖庙赴台交流的双向互动;从宫庙间一对一的往来,发展到关圣帝君弘道协会以及关帝文化节的大型组织与交流形式;从纯宗教范畴的交流,拓展到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全方位交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界在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的研究上,特别是在习俗教案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对学界已取得的成果作一梳理,在肯定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对教案发生的"文化冲突论"、教民身处两难困境的原因、基督教的本土化以及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的历史脉络等理论问题进行再思考,是推动这一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关于福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处于新旧交替的"青黄不接"时期,传统文化活动的地位遭到削弱,先进文化则仍游离于农民的文化生活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传统文化活动在满足农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创建一个承旧迎新的平台,使先进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外壳下,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扎根农村,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泉州天后宫保留有不少该宫近年在接待台湾进香团留下的往来文件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泉州天后宫对推动两岸交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互动--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关系上,国内外学界或简单地把前者视为后者民间化的产物,或是生硬地在二者间划上人为的鸿沟。在对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与道教的关系作历时性的考察时,我们发现,上述的两种看法均失之偏颇。历史以来,位处边陲的保生大帝信仰在发展传播中积极吸收借鉴了中原正统道教的信仰要素;正统道教在边陲传播时。也主动与地方上的保生大帝信仰相结合而逐渐地方化,从而与地方神信仰的发展发生良性互动。可以说,民间神信仰与正统道教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高校境外生的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华侨大学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包括师质力量专门化与课程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境内外不同教学传统给教学带来的挑战,以及境外生的内部差异给教学造成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