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证明或求解有关直线与抛物线过定点之类的问题时,同学们常常感到很困难,无从下手.其实这类问题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解此类题的解题方法:(1)可归纳为“先猜后证”,即先通过参数的两个特殊值求出两图象的交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即可判定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各种情形.除此之外,它在其它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解的代数模型,探究几何存在性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即可判定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各种情形.除此之外,它在其它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值或取值范围,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  相似文献   
4.
2009年广东省初中生毕业考试试题第22题第3问的解题方法灵活,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将其解法呈现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范鸿 《数学教学》2012,(1):27-29,32
文[1]是关于2009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第(3)小题的分析与看法,作者认为该题提供的解答没有理论根据,在课本中找不到相关的或近似的模型或演变的相近方式,得出的结论也有相当的偶然性和较多的投机成分.文[1]详细地论述了采用勾股定理表达路径结合行程问题,转化出相应的时间,通过构建方程模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出最短时间,文认为这与现行教材淡化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背景不相适应,所以此题作为中考压轴题有失公允.笔者仔细地阅读了全文,并对此题进行了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关线段最值的题目频频出现,成为中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由于此类题目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同学们做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就如何对线段最值问题进行合理转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范鸿 《科教文汇》2008,(19):98-98
学习微积分的意义,在手它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用初等数学方法处理起来比较繁琐的问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高度。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导数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命题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BC、CD上,∠FAE-45°,则BE+DF—EF.  相似文献   
9.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形的运动规律.“动”中捕“静”,以“静”制“动”,把握运动中某些极端位置或特殊位置,从特殊入手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几何动态问题是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出现较多的题型,它集点的运动、线段的运动、图形的变化于一身,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综合性强,难度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2009年各地中考试卷中挑选了一些几何动态问题加以分类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