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今年的嘉兴地区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左图,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着长方体的棱爬到另一个顶点B.  相似文献   
2.
在嘉兴地区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中有一道附加题,如下图:  相似文献   
3.
这道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比较形象,也比较直观,无非就是组一组、拼一拼,很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胃口。仔细一分析,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可以把这些零乱的图片剪下来,这倒是不难了,学生可以很随意地进行拼组与调整,总可以把熊猫完整的头像拼出来。可这里要求的是填序号,那就没那么简单了。一方面学生无从入手,因为不能很明确地看出哪一块放在哪一个确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原有的观念与科学理论之间有着相似性与内在的一致性。这些是在儿童早期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存在于在大脑中的原始性的表象与思维。这一点对儿童日后的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概念性知识性内容的学习相当重要。现在教育界十分强调概念的“内化”问题,就是说,任何概念性的内容不是一下子进入儿童的大脑的.而是需要大量的与此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作支撑,是一个逐渐“构建”的过程。这当然涉及到儿童大脑中那些原始性的“表象”与“思维”。以下就从“角的认识”(人教版二上)进行分析,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