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线性网络分析,主要分网络方程法和等效变换法.网络方程法是基本分析方法,通用性强,但数据处理往往比较复杂.等效变换法虽然只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网络,但它往往能使问题之求解得到简化,具有实用意义,是分析电路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由密封容器中毛细管液面高差推导出弯曲液面上方饱和蒸气压计算式,存在着思维逻辑上的困难.本文另辟途径,从系统热力位势出发推导出汤姆逊公式.当液面曲率半径较大时和常规结论吻合;当半径甚小时,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复杂的函数关系,产生过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3.
学习物理学,解题技巧、运算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其重要的是对物理概念的清晰认识,透彻理解。有些概念似乎简单。或者可以借鉴生活经验来加以认识,然而有时就因此而未加深入探究。使概念模糊混淆,造成错误。 1 矢量标量的区别再剖析 物理量有标量、矢量之分,它们各有其特点,遵循着不同的运算规则。然而“什么是矢量”这个基本问题并非人人能清楚地回答的。有的人会说:“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的确,有的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可惜,这一定义是不全面因而也是不正确的。有的书上提到,“遵从一定的运算法则”的条件,但往往加上一个括号,使人容易认为是顺便提一下,无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中电学部分的内容特别丰富,也似乎容易使学生感到抽象、玄妙、千头万绪而不可捉摸.很可能使一些学生一头扎进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纠绕于枝微末节的疑难琐事之中.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从学习上给予指导,使其理清对整个问题的研讨思路,得到对整个知识的宏观全局的认识.电学是以静电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以及稳恒电流的知识.而为了描写这些物理客观,才引进了库仑力、电场强度、电位能和电位等等物理量.  相似文献   
5.
纵观整个质点力学,不论它的内容如何丰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千差万别,研究和分析它们的方法可归纳为三条途径。换句话说,解决物体机械运动问题有三大武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对一个具体问题来说,可以根据问题的约束条件,选择一种武器去求解它。甚或对同一个问题可以采用二种乃至三种方法去求解它。  相似文献   
6.
《电磁学》明确指出,在磁场中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是作用在导线内部各个自由电子上的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这一结论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似乎确信无疑,无需研究了.然而,具体说来,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微观的洛仑兹力又如何表现为宏观的安培力呢?翻阅有关教材,可以看到诸如下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由德布罗意公式、光子的能量公式和质能公式可直接演绎出一个奇怪而荒谬的结论,实物粒子的运动速度恒等于光速.文章引进了相速和群速的概念.通过对势场中粒子的分析指出相速一般可比光速大,而相速和群速之积等于光速的平方.  相似文献   
8.
翻译科技英语,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和本国语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需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然可能使译文晦涩咬口,甚至造成文章原意走样和误译.一、翻译中连句成篇的重要性翻译中经常出现的毛病之一是逐句翻译,认为见到句号“·”表明句意已经完整,就可以动手翻译.这样,由于逐句翻译.未经通读全文而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译文仅是一些句子的堆砌,不能上下贯通而形成段落和篇章,不免使译文晦涩难懂,甚至歪曲原意  相似文献   
9.
汽车是人们所熟悉的交通工具,也是物理学力学部份教材和练习中经常讨论到的实例。但是,有关汽车的某些力学特性,某些人们往往先入为主,建立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因此,对其作一些分析讨论,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车轮所受摩擦力分析 在物理学教材有关功能原理的章节中,讨论到汽车时,曾指出摩擦力是耗散力,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所作的功是负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汽车之所以能前进是因为有发动机的牵引。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是不够确切的。因为大家知道不论内力有多大,是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要使汽车由静止起动,必须使汽车受到外力的作用,即必须要有汽车以外物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