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有效开展思政“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要做好“五个一”。一是认清一个突出特点:“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广泛的课程,必须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二是设计好一个教学大纲:“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设计要科学化且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及教育规律;三是明确一个总体要求:“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纪律要求,避免流于形式;四是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五是归根于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思政“概论”课的实效性,增加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围绕哲学教师的素质要求,论述了培养和提高哲学教师素质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人们无时不在探寻着它。老子站在他所处时代的高度,对世界的本源、世界的形成等哲学本体论问题作出了杰出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学说。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由道化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章名)道作为“天下母”,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就象子由母生一样。所以,道就是世界的本源。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特定的范畴。道并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体,而是一种“无”(形)的状态。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名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乡村教学环境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为此,可从拓展培训途径,夯实乡村教师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和校本研训,提高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率;完善乡村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