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充分展示学生个人才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是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教学办法。众所周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是教师的天职,所以不断地改进教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是新课改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是一种终身追求完善的活动。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出台实施.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最成功之处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渗透到音乐学科,这也就势必向我们提出了音乐教育在坚持以审美为核心的同时,需要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互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为目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这种充分体现师生民主平等、师生沟通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本文从“合作、沟通、互评、共建”四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指导下,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气质与中华精粹,孕育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何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民歌文化有认同感,从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一道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关注民歌语言,在民歌中体验生活情趣民歌的语言犹如一面镜子,在语音、词汇、语法、风格上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习俗,反映着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4.
莫法娟 《儿童音乐》2013,(1):72-73,53
正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是民主的,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童心飞扬的乐园,个性张扬的天地。给学生一个和谐、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那么怎么才能实施和谐有效的课堂呢?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一、灵活运用教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也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  相似文献   
5.
莫法娟 《儿童音乐》2012,(11):76-78,75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2、根据家乡特色,引导创编山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喜欢上山歌这一音乐体裁,增进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设计以"走近山歌"为主线,带学生走进桂林山水,通过看、听、赏、唱、创编等音乐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从而真正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