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蒲松龄以满腔朝代兴替之慨、民族压迫之恨和个人科场失意之怨忿,从一个底层乡村知识分子的视角,揭露了满清统治的腐败黑暗,发泄了一种"孤愤不平"之气。然而,在"文字狱"猖獗横行的康乾时代,面对残酷的镇压,人们普遍噤若寒蝉,蒲氏的刺贪讽世的创作愈发显出勇气和胆识。为了避开文网,他采取了幻化与变形、并置与对比、虚写与实写、影射与暗喻等曲笔手法,使作品既具有历史价值更富于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2.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主人公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逗亦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性格转变,传达了作者关于人的自然天性在礼法社会必遭同化的宿命观,同时又流露出不甘心这一沉沦的抗争意识,反映了在晚明进步的人文思潮感召下一个下层传统儒生的思想冲突和迷惘.  相似文献   
3.
葛昌璘 《兰台世界》2012,(27):72-73
苏轼在北宋中期的政治斗争中屡遭打击排挤,早有仰慕陶渊明归隐田园之意。但是苏轼否定陶渊明逃避现实、遁入虚幻的人生态度,更是在苦难的磨砺下,成就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人格精神力量和寓隐于仕的精神性隐逸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