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陕北秧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舞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美学特色,挖掘倡扬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把传统与创新水乳交融,借助舞蹈艺术平台,向人们充分展示了“爱是永恒的、美是永恒的”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全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色彩,体现了黄土地人热情奔放、质朴勤劳、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她既是原生态的,又具有新颖鲜活的时代气息,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舞蹈类期刊在浩瀚刊林中屈指可数,其中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当数《舞蹈》杂志.在增强文化自信、网络文艺勃兴的背景下,为促进《舞蹈》杂志更好地切近读者、服务舞众,就必须做好三方面的编辑创意工作:一是以纸刊为依托,开设新栏目,在刊网推出在线舞蹈,让舞蹈成为“每个人的权利”;二是着力在挖掘、整理、传承丝路舞蹈文化上有所作为;三是关注幼儿成长,打造舞蹈教育平台,让舞蹈学前教育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媒是崇高的神圣的职业。电视的功能是迅速准确地传播一切有助于社会进步意义的新闻,把纯净质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观众,荧屏广告亦然:当大牌明星周润发用洗发露柔情似水地为叶童“百年润发”的时候;当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手持纯净水,风度翩翩地为“乐百氏”叫好的时候。电视受众早已经对荧屏广告“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深深领教了———就算躲得开讨债的人也无法躲开无孔不入的电视广告了。它利用尘世间芸芸众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巧妙地施展出各种魔法伎俩,天衣无缝地掩饰了背地里“暗藏杀机”的商业意图,乱花迷人,绚丽得如梦如诗,令人飘飘欲仙,扑朔迷离间,电视观众已中了荧屏广告的“温柔一刀”。竞奢争贵的广告画面诱人超前消费,把尚俭美德晾在了一边。电视有档“家具与生活”节目,巧妙通过荧屏“广告宣传”向大众推介美式家具:卧房用具雍容华贵,客厅家具奢豪气派,厨房用具高档别致……若仅仅作为一种艺术欣赏,播放给观众理当无可非议,但此节目留给观众的却是明显的商业炒作的煽情,刺激观众攀豪争贵、超前消费,有违于传统美德、尚俭禁奢,请看,一只最小的茶几售价5000元,睡床1万到100万。不难想像,众多囊中羞涩者要“装备”自家,除了“举债”外别无良策。我国现有...  相似文献   
5.
东方乐舞的发源地在唐代长安。早在隋统一中国后 ,就定了 9部乐 ;盛唐继承了隋的 9部乐 ,并加入唐太宗李世民灭高昌时掳回的乐队 ,便成了 10部乐 :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和高昌乐。除燕乐属唐人自创 ,清商乐是汉魏南朝的旧乐外 ,其余的从名称就能推知来自外邦。由此可以看出 ,唐朝在继承和发展秦汉乐舞的基础上 ,吸收了西域乐舞 ,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唐乐舞。唐乐舞管理机构及乐舞形式据史载 :唐代 ,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宴会 ,如为皇帝祝寿 ,招待外国使臣等 ,都要演奏十部乐。它是集音乐、歌唱和舞蹈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6.
葛晓妮  邓淙文 《传媒》2011,(6):49-50
近年来,卫视借用影视剧名来命名自己的综艺节目,似乎形成了一股风潮。例如,江苏卫视一档和电影《非诚勿扰》同名的交友类节目登上荧屏,迅即获得观众热捧。有赖于此节目名称与电影《非诚勿扰》雷同,顺乎自然地为该档节目起到了预热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北秧歌审美内涵的剖析探讨,指出它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舞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美学特色,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借助这一珍品让它进入第二课堂,必有成效,也对校园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舞蹈《大唐华章》与《仿唐乐舞》的比较剖析中,洞察到后者落伍的缘由,论证指出仿唐乐舞只有像舞剧《长恨歌》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着意面向公众,增强其娱乐性,才能重铸辉煌,永葆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