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何谓素读?上海特级教师邓彤博士如是说: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其内在的蕴意。素读教学就是教师不多用其他资料,不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只是运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对文本做最朴素地解读。素读教学观认为,对文本里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的素读,  相似文献   
2.
从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看黔西北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从恋爱、婚姻、家庭关系三个层面对黔西北苗族、彝族、布依族的伦理道德试作一些探讨,力求挖掘蕴藏其中的历史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翻开唐诗宋词 ,吟咏月亮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古代文人为何钟情于这一物象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用月色渲染气氛 ,表达贬谪的悲凉、怀才不遇的感慨古代为官清政廉洁、敢于直谏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 ,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因而古诗中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就很可观。而月亮这一审美物象 ,便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抒发他们人生无常的感慨。如苏轼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 ,是一首咏物词 ,咏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词的开头 ,便用…  相似文献   
4.
河的第三岸     
我一直在思考:河,是否存在第三岸?如果存在,那么这个第三岸上存在着什么?绿柳成荫,白发渔翁垂钓其边,还是某些人类文明尚未发现的神秘事物。 于是,我竭尽所学力求其奥妙。我试过文学中的浪漫主义遐想,却发现那一片闪耀着神秘之光的领域有着浪漫主义无法企及的高度;也试过牛顿经典力学,结果是如果存在第三岸,河水将受力不平衡,它将不复我们常识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对以王朔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和以张承志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展开对比论述 ,分别阐述了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及其显示出来的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两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是紧跟时代步伐的。20世纪50-70年代,在强大政治话语的干预下,女性文学逐渐走向政治化、边缘化。80年代,伴随着思想解放的热潮,女性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转轨,文学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剧,女性文学的消费趋向日益凸显。当前,表面喧嚣的女性文学陷入了重重危机,面临以下困境:题材偏狭、视野狭窄;缺乏艺术上的探索创新,不断地自我重复或相互重复。女性文学如何开始自己的涅槃,是摆在每一位作家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学民主是创造思维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尽管广大教师在不断探索改革课堂教学,但受升学考试制度的制约,学生还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创造,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且在长期的活动中师生之间很容易建立朋友间的深厚感情,活动氛围是融洽、民主、自由的,为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衍生出"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等民族传统节日并形成了独特的礼俗,通过以这些节日礼俗作为一个窗口可以透视这一优秀民族的文化心理,探讨节日礼俗的特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明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一书中曾谈到外界事物感化人心的四种物象:"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的确,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杜鹃的句子比比皆是。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布谷等。杜鹃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曹风·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提到一个审美教育的高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抓好中学的语文学习。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呢?我的看法有以下两点: 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审美内容 语文是中小学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科所选篇目大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生活美教育的有利条件。语文学科的内容有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等。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赞扬了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美德,批判并揭露了生活中丑恶的现象。这些内容,只要教师加以正确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