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久以来,人们把文本节奏和语言节奏等同起来,并且把后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对文本进行分析,这是对文本节奏的一种误读.文本节奏和传统意义上被等同于格律的语言节奏不同,它包括通过听觉和视觉直接把握的外部节奏以及通过思维间接把握的内部节奏.文本节奏统摄着文本的形式与神韵,是文本价值的体现.翻译时只有对文本的价值呈现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译文中实现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2.
英汉“恐惧”隐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而“恐惧”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恐惧”情感的隐喻,存在着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但是英汉语言中也存在不对应的概念隐喻,这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红色”在汉文化中寓意颇丰,与之相关的词语多为褒义,这与西方以贬义为主的“红文化”反差甚大。探索与“红”相关词语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国独特的红文化,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味觉是人类最基本的体验之一,也是存在隐喻概念的。英汉语言中基本味觉形容词"酸甜苦辣"存在大量的隐喻表达,其概念隐喻的映射域大部分相同,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英汉味觉的隐喻意义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基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译界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存在重"神"而轻"形"的倾向,然而根据语言映象象似性理论,依据听觉、视觉形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就英文诗歌而言,这主要表现为主题与作品在语音象征、韵式、格律、语相和篇章等五个方面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之"形"与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这类文体时,对这些形式层面的因素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认识,不可过于轻"形"。  相似文献   
6.
文本节奏在中国长期以来被等同于格律,被视为语音领域的装饰性材料,这是对节奏的误解。文本节奏是动态言语的组织手段,表现在文本的音、形、义等各个领域。这些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文本意义、价值的生成,其中视觉表现是文本价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近现代诗体文学中尤其明显。译者必须系统解读文本方方面面的节奏表现,才有可能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重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