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不少学生常因法则混淆及运算顺序、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运用不到位,在计算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通过以下的分析,希望能对教师指导学生预防并自觉地进行纠正错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德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学校德育应构建一种新的德育目标,用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应积极探索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进行整合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课程评价属性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兴 《教育与职业》2008,(11):23-24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课程评价是对学校课程进行的价值判断,研究课程评价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把握课程评价的实质。我国现行的广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已体现出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紧密结合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学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统领性、指导性”、“具体化、丰富化”、“特质性、特色性”原则,依托相应的平台和窗口,通过建立培训制度和机制,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学院的改革发展目标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科大学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突破学科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这一"瓶颈"问题,切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完整体系.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从"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一个完整体系和类型"的理念和视角,分析探讨本科大学就业导向下的少数民族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一五时期的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云南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规模发展迅速,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专业同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师资队伍和内涵建设成效显著,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诸多不足,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其更好更快的发展,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董兴 《教育与职业》2007,(15):40-42
教育发展规模(入学人数)与教育适龄人口和毛入学率紧密相关,如果不考虑疾病或其他非正常因素造成的死亡,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教育的发层规模主要由出生人口决定的教育适龄人口(求学需求因素)、毛入学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资源供给因素,即普及水平)两大因素决定.通过对不用阶段教育适龄人口发展规模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教育发展提供可预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德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学校德育应构建一种新的德育目标,用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应积极探索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进行整合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高教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职教育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改革乃至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切入点。文章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推行“双证书”制度情况的总结与分析,验证了在高等教育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发展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阶段.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21世纪以来的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