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金庸先生笔下,魔教常常是一股离经叛道的极端势力,具有完备的组织、严酷的纪律、异端的色彩、雄厚的实力。它常为江湖各派所恐惧,也常为江湖各派所围攻,但这所谓的"正邪"之争往往又只是出于彼此之间的隔膜、误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Mn部分替代RFe11Ti中的Fe对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利用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热处理制备RFe7Mn4 Ti(R =Y ,Tb ,Dy ,Ho和Er)化合物样品 .室温粉末样品的X射线衍射和热磁曲线测量表明 :所有这些化合物都具有单ThMn12 型结构 ,且具有良好的单相性 ,其晶格常数和单胞体积随着稀土元素的不同而变化 .在DyFe7Mn4 Ti和HoFe7Mn4 Ti化合物的热磁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补偿特征 ,补偿温度分别约为 12 3K和 90K .同时给出了这些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饱和磁化强度及每单位分子式的饱和磁矩 .  相似文献   
3.
祥瑞灾异之说的嬗变与没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董仲舒综汇儒家经典,博采诸子百家,完善规范了祥瑞灾异之说。这一学说,对此后的历史影响极大,但也不断有人提出批评。北宋以后,随着儒学的发展,知识界对董仲舒的部分观点进行了比较严厉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十议董仲舒     
董仲舒的思想有多个侧面,了解他不仅要通过他的言论、著作,更要结合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言论有时不一定等同于其真实的倾向;董仲舒的某些在今天看来愚昧荒诞的见解,在2000年前的西汉也许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如何设身处地,通过综合的考量,发现董仲舒在文本以外潜藏的价值,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学之美     
文学之美,有优美、壮美、凄美。 优美者令人陶醉,如古之孟浩然、王维,今之徐志摩、冰心。读其文字,如行山阴道上,如游西子湖中,恍惚徜徉,心旷神怡。 壮美者令人激昂,如古之辛弃疾、陆游,今之郭沫若、殷夫。读其文字,如闻金戈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有这样的名句:“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谐。”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婚姻中,媒妁之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勉强可以算作中国爱神的月下老人好像不大讲究激情浪漫.他若认为哪对男女有缘,就会把一条红绳暗暗地系在两人的脚上,这样两个人的命运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甄嬛传》是近年少有的佳作,但从字斟句酌的角度细抠,也略有一些儿缺憾。像主人公名字甄嬛的"嬛",或许就不应读作huán,而应该读作xuān。查《汉语大词典》,发现这个"嬛"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嫏"组成"嫏嬛",这个词读作  相似文献   
8.
山西境内有着丰富的赵文化遗存.2008年8月,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一行三人前往山西晋中及晋东南地区,对先秦时期的赵氏、赵国的部分遗址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主要考察了和顺县赵奢垒遗址、和顺县仪城赵简子平都城遗址和沁县乌苏阏与古城等,并顺便考察了襄垣县邯郸村,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现场考察、记录和测量,取得了相关数字资料,解决了赵文化研究方面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丰富了赵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王郎与邯郸     
王郎起事,自更始元年十二月至次年五月,前后不过半年,却一度成为刘秀平生最危险的竞争敌手。他的事迹,在正史之中虽有定论,但依然有一些相互矛盾及暧昧难明之处。本文意在对与王郎有关的部分史实做一点初步的考证澄清,并试图对其与邯郸及邯郸民众间的关系提出个人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化学辅助技术控制阴、阳两极溶液中的钙、磷离子定向迁移,进入壳聚糖多孔支架内部发生反应并在孔隙表面沉积,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支架.应用XRD、SEM、煅烧法、孔隙率测定和压缩实验对支架的组成、形貌、无机物沉积量、孔隙率以及压缩强度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处理后支架孔隙表面沉积了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低倍下沉积层均匀致密,在高的放大倍数下发现,沉积层中存在大量的微孔,沉积层表面存在着球状物,该球状物是由许多小片组成的.沉积6 h时沉积量为支架质量的2.81%,支架孔隙率由96.0%减少到89.8%.与纯壳聚糖支架相比,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由0.0550 MPa提高到0.0998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