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毕淑敏的《附耳细说》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国相微服出访,路过一片耕地,他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一个农夫在评价牛的时候都能照顾到不同的牛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更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照顾到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班主任在撰写评语时,只有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写个性化评语,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反省自我和提升自我,才能充分发挥评语的评价反馈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