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孙中山的用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许多志士与他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选择和使用人才是孙中山进行这一革命事业的重要条件。革命事业的需要、个人的才能、服从孙中山以及革命意志的坚定程度是孙中山的用人观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用人观在总体上有益于革命事业 ,但也不免含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措施,指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代江苏常熟市镇状况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常熟市镇不仅经历了数量、密度和人口比率的变化,而且还因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的差异而在规模上发生明显分化,市镇和农村人口、资金、商品向县城高度集聚的事实,说明近代常熟经历了有别于普遍市镇成长的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两大审美特征:其一是诗中有画,其二是以禅入诗。其中,"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以禅入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194 0年代后期是江浙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顶点 ,农村经济的崩溃不仅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冲突 ,更强化了农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对抗。面对社会结构中精英阶层缺位、保甲重建失败、土豪劣绅和小规模割据势力的膨胀 ,国家政权为了强化社会控制 ,不得不更多地诉诸军事暴力。但无论何种努力都难以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 ,更难以遏制农村社会结构崩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董建波 《教师》2012,(24):58-58
作文不仅是检查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深入了解学生生活体验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锻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童话篇章既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文本依据,又是我们重要的思想宝库。叶圣陶童话不仅能给儿童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儿童的判断认知能力,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的儿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代塘栖市镇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望族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政治性积累、科举文化的发展,则将当地望族推向繁盛的顶峰。其间各个家族虽然经历盛衰起伏,但整个士绅家族群体却延续长达3个多世纪。19世纪末叶以后,急剧的社会变革截断了塘栖世家名族盛衰循环的固有路径,但社会经济转型也为家族复兴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近代乡村职业分化不充分,使农民缺乏向其他职业中谋求发展的机会;城市就业不足和收入低下,限制了农民经由离村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城市中缺乏出路的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家副业萎缩,农家经济状况恶化,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同样难以创造向上流动的机遇。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并未给渴望向上流动的广大农民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三麦和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的亩均产量均趋于减少。与清代中叶相比,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趋于下降。即使在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力最高的20—30年代,农业生产仍未恢复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