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针对现今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以改善大学语文的尴尬状况。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对贫困学生的教育与帮助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尊重与理解、公平与公正、关心与鼓励、勤工助学、设立班级扶助基金、加强班级廉风建设、开展感恩教育等七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应当怎样教育与帮助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3.
动物习语广泛地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中,并且二者出现了许多类似和不同的地方。本文对这些方面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和阐释:(1)为喻体同,喻意不同;(2)喻体不同,对应的喻意却相同;(3)为喻体与其对应的喻意都相同。进而讨论了产生这种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豆沙关》中的隐喻形象、生动、贴生活、接地气,既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回味无穷,它呈现了昭通的风情人俗,体现了昭通人独特的思维习惯。结合《豆沙关》具体语例,从认知角度出发,解释隐喻中语义转移的内在特征,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隐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S比N还N”作为一个突破常规的变式,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学术界有关“S比N还N”的论述很多,有的涉及它的句式;有的涉及它的语用;有的涉及它的功能;有的涉及它的语义;有的涉及人类语言认知.文章主要从认知隐喻、认知转喻、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等三方面来阐述它们对“S比N还N”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语法中,“S比N还A”是常式,“S比N还N”是变式。文章从构成成分、副词“还”的地位和语用效果等三方面论证了二者的异同。同时,也阐述了变式“S比N还N”之所以生命力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马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有很多寓意,本文从力量与速度;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圣贤与人才;豪迈与自由;忠实的伙伴;吉祥与美好等六方面论述了"马"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一直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诸多前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此结构在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价值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现今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以改善大学语文的尴尬状况,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修课,包括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引导、教育。本文主要从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礼仪教育、生命教育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大学语文对学生爱情观的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