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者的教学观念、知识结构相适应,甚至进一步下这样的论断———一定的教学方式简直就是教育者的观念和知识结构的产物。这话是不是太武断?(这里所说的教学方式,是指某一个时期较大范围内的一般方式;教育者,也是指同一范围内多数的、占主流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如果这种说法可以成立,或者多少有些道理,那么我们能不能倒过来,从我们现行的最常见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中来看看我们教育者的观念和知识结构状况呢?前一段,报刊上一些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谈到了令论者愤慨的现象。如:解释“漂亮”,只能用…  相似文献   
3.
写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能动机制的形成是写作自觉化的标志,是写作创造性的前提,也是写作素养获得的必由之路。要使教学中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形成合乎规律的机制。新课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创新机制,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现等维度应当达成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它汲取了我国当今语文教育实践和世界各国教育思想的成果 ,熔为一炉 ,努力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语文教育纲领。它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切新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标准》也如此。它由对以前的语文教育系统的改革、发展而来 ,由于对以前的整个语文教育尚缺乏系统的反思 ,一些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尚未得到系统地清理 ,并被带进了《标准》。这里 ,我们想谈谈《标准》…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 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何认识一件事”要广得多,复杂得多。这里会涉及“做事的人”,涉及“做事的目的”,涉及“做事的条件和环境”,还涉及“为谁而做”和“做给谁看”,还涉及“做了有什么用”以及“做成什么样子”等等。如果用这种“做某件事”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另外写作教学的立足点也要变。总之是整个视野要变。在这个新的视野下,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肯定也应该变:评什么?为何而评?以什么标准评?这些问题,就会格外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上说,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表现为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当人们发现形式上有问题时,会去追究形式背后内容上的问题。对读写教学的刻板程式,也应该作如是观,否则,就无法认清其实质。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人们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批评中,说得最多的,恐怕是刻板的程式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机械、枯燥,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的低下。对此就是广大语文教师也多有同感,但同时又觉得无奈:不这样,又该怎样?出路在哪里?想改,却又无从改起,这是普遍的情形。正如我们理解的一句话,仅就这句话本身是无法索解的一样,读写教学的刻板程式本身,也无法说明自己。现今的教学程式,其形成决非一日之事,而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理论上的渊源。像任何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一样,我们无法脱离历史的联系而凭空去设计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新的东西应当…  相似文献   
8.
考试命题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想考什么,即你想要测试学生对什么东西的掌握,我们估且以A来表示;二是用什么来考,即你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到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我们估且用B来表示;第三是你实际上考了什么,即学生实际上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才得出了答案,估且用C来表示。考试命题的难处就在ABC关系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高二诗歌欣赏课。上课前一个星期,教师告诉学生,准备编一本袖珍型的学生喜欢读的诗歌选集,让每个学生就自己视野所及,寻找一首自己认为最好的短诗,加上注释,写出300~500字的简评,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介绍给同学,最后编成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