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识自”教育是培育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它包括赏识教育和自我教育两种形式。与过去教育相比 ,“识自”教育更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变化而非平衡性等特征。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开展“识自”教育 ,应该以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切入点 ,以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评价方式的转换为关键点 ,并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多维互动"、"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开展"落实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分析各地课改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又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完善,本文就"学案导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辞书匡谬     
辞书是治学的工具书,规范语言文字的表率,务求正确无误。一旦有误,将流讹无穷,为害非浅。常查辞书,屡见疵谬,特举例匡正如下。 一、字形相近致讹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三”字义项:“三宫”,系“三官”之误。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迅速壮大,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观念、制度、硬件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元认知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的认知。元认知能力实质上就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调节能力。作文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是较高层次、带有教会学生如何作文、如何思维的策略性教学法。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注重从认知角度出发,将作文视为一个由观察、积累、构思、  相似文献   
6.
7.
8.
古典名著原本出自手抄或刻板印刷,往往因字形相似、相近、相涉,或字音相近,相混等致讹,且流传既久,鲜为人知。故阅读古典作品,务在剔除谬误,方能获取真知,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现将古文读本中典型的谬误考释如下: 一、楷书形似而讹 1.“土于盆”误作“上于盆”:“土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经济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认识和开展创新教育,怎样去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注释词义,须明辞源依据;择选义项,既要符合语法,又要切合情理。“涕零、批、下吏”这三个词语的注译,就因不明辞源,或择选义项不准,致使编注者、执教者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特辨释如下,就教于大方之家。 “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出师表》,《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人教社1994年10月第3次印刷),教学用书对译作“面对这篇表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其中“涕零”,译作“涕泪交流”,委实欠妥,既有悖于文法,又不合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