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派、古学派、阳明学派、国学派的思想家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文化”等层面论证了日本对于中国的优越性,形成了独具特性的“日本优越论”。考察东亚史,这一优越论的形成,既有元日战争、明清鼎革之事的影响,又与江户学者对中国思想的认同、接受、质疑和批判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日本优越论”的深入发展,国学派学者以“日本文化为中心”的优越论取向,却把“日本优越论”引向了对外扩张之路,凸显出这一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中国学界对日本的认识早已不是“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旧貌,但对日本的研究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和情绪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要真想沉静下来去观察中日间异常复杂的恩怨纠葛,并从这团乱麻中整理出近乎事实的由绪,研究者的时空站位和出发点就显得比任何结论、特别是某些先人而明快的结论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3.
德富苏峰是日本明治至昭和时期的舆论报刊界巨擘与政府的国策智囊,他的思想经历了“平民主义—国家主义—皇室中心主义—法西斯主义”的重心转移,对华论策也由“膺惩清国”转向“中日同盟”,最终变奏为“东亚兴隆”,其帝国主义话语的表层逻辑是基于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与日本实力消长所做的权宜之计,深层逻辑则是基于个人政治抱负与岛国危机意识的“忠君爱国”思想下集体本位主义的渲染与运用。重要的是,当今日本政界与右翼思潮与其思想一脉相传,探究苏峰的对华论策不仅对日本侵华的研究有所裨益,还可为考察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对华观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