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异化。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自然以及生态主义视野下的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政治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生态政治不仅着眼于目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更是实现发展可续和生态公正的政治保障机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政府以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是目前建设生态政治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各有意义,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生物探究实验,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开展生物科学探究实验引导者的教师来说,也体会颇深.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传统伦理是一种自然伦理,它是建立在生物生殖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伦关系原则,一旦人的物质生产真正替代和超越人的动物性的繁衍生殖性质,人的自然伦理关系就不复存在,而摆脱这种自然伦理的物质基础就是生物生殖的科学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创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课改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种方法和途径:1.利用实验。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堂堂有实验。教师可恰当地运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如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自制小制作,来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由“公共协商”达至“社会和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气象。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现时期如何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来化解由于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程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腐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通过西方文化腐朽成分的催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酵而成。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文化建设之中,我们首先应构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即:权力制约的自律文化——公仆文化;权力制约的法制文化——法治文化;权力制约的社会文化——公民文化。其次,我们必须认识文化的特点,把握文化产生、变化和构建的规律,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百年来,党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坚持以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在夯实制度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系统总结并详细分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党领导国家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利益表达愿望更迫切 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重义轻利,致使中国人对利益讳莫如深,不敢明确提出任何个人利益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这种对利益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对利益表达的愿望也日益迫切,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人们在现实面前认识到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主动诉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由“政治”和“身份”转化为“经济”和“财富”,经济状况和财富多少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基础性要素。  相似文献   
9.
政府的政治干预和积极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和手段.政府要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必须彻底解决政府部门小团体利益的问题,正确认识政府和社会的角色关系,建设政府和社会沟通机制,使政府成为法治-权威政府、公正-公共政府、透明-民主-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及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导致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愿望更迫切;表达内容、方式、渠道要求的多元化;表达理性化和非理性化心态倾向并存和交替;表达的政治效能感增强。这种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自身建设、我国的政治运行机制以及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