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扎扎实实地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武汉市育才小学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落实学校制定的“三学会”素质教育目标,着力于优化学科课程、规范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充分发挥了这三大块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探索具有素质教育特征的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近五年来,我校开始了“主体、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张扬学生个性、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的重建——从个案看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中小学的生动实践。但是,长期习惯听命于“上面”安排的学校、教师,一时还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的课程开发自主权。如何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是什么关系?校本课程是名校的专利吗?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什么?在与校长、教师的接触中,我们听到了种种关于校本课程的疑问。为此,本刊将逐步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和刊发有关文章,同时也欢迎广大学校和教师提供经验、参加讨论。让我们一起走进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6.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探索具有素质教育特征的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近五年来,我校开始了“主体、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主体、和谐、发展”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是核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和谐”是条件,教师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设了真诚、民主、平等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蒋增琦 《湖北教育》2007,(11):25-2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莫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然而,现在的学生缺少快乐,缺少童年的本性,更缺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这一办学理念的提出,正是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命的关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更是代表一所享有极高社会声誉的省级示范学校对社会所作出的郑重承诺。——"美好的童年"追求的是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愉悦的学习生活和快乐的家庭生活。——"坚实的起步"追求的是让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健康的身心、纯洁的品性、追求和谐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该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为前提,用教育者特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给予受教育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因此,任何有效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教  相似文献   
9.
教育始终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事业,追求由学生的现实生活走向一种可能生活。教育“不是选拔适应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应每个儿童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具有传递文明,开创未来的社会功能和历史责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研究性、继承性、前瞻性。学校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用理性去思考新问题,用实践去回答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我校在对现代社会发展、教育自身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理性认识与判断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育实践层面上对我校教育价值取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对现代教育思想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与研究,确立了《小学个性教育研究》这一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