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小丽 《英语广场》2020,(35):14-17
《回顾》是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于1888年发表的一部乌托邦小说。最早的中译本是英国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与其助手蔡尔康合译的《百年一觉》;最近的译本是林天斗和张自谋合译的《回顾》。本文以此两译本为例,对影响其翻译目的的译者、技术、文化、目标读者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未来教师,关注师范生育人能力的培养是师范育人教育的重点.本文针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对高师育人教育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评价体制,提供育人教育平台;结合学科教学论,进行系统师德教育;结合新形势,开展育人教育;以人为本,实施育人能力培养的师德教育途径,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育人.  相似文献   
3.
蒋小丽 《文教资料》2009,(20):69-70
兼具艺术性的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审美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当然,我们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分夸大审美教育的功能以及将审美教育庸俗化、表面化和简单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蒋小丽 《文教资料》2009,(26):155-15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但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唯智主义"抹煞了其人文性的一面.因此,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渗透性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文"与"道"的和谐,不仅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前,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此对师范院校未来教师培养的定位进行思考,探讨了未来教师教育精神重点定位、未来教师专业伦理道德定位、未来教师教育理念专业定位和未来教师形象表现定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