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彩建 《成才之路》2013,(27):19-19
在新的课改、新的要求,在大力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合作探究的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下面,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本文拟从师生探究的重要前提、主要环节、注意问题三个方面作出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一切内容都从头到尾嚼得稀烂,让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如果教师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到最低限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记住的一条基本原理。”而创新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把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蒋彩建 《文教资料》2012,(6):190-191
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且使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推进了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3.
教学测量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之一,其关键问题在于测题的设计。测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究竟有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无形之中把历史测题定位在了认知领域,并且把认知教学目标分为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对教学测量设计的指导意义受到了质疑,六个层次教学目标的划分,标准显然不够明确,较难掌握和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能力包括先天成分和后天成分。先天成分是不可教的,属于“养育”的目标,后天成分是学习的结果,是可教的。学生后天获得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知识本体的东西,即回答世界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即办事的能力。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和对内调控的策略性知识。所以有人认为,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不同,设计的测量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