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贫困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她们中的一部分人长期承受着多重的压力而导致精神压抑,自我保护意识强烈,容易出现自卑感、挫败感、孤独感和无助感等现象。通过丰富业余活动、建立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救助档案、加强心理辅导以及提升性别认同感等途径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走出心理弱势的困境,改善她们的心理状况,这对于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连续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待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下,虽然国家和各地高校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但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障碍因素,不但能有效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平衡就业结构,还能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闽南文化蕴含着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敬祖崇宗、敢闯敢拼等丰富道德教育内涵,将闽南文化运用于闽南地区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够有效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效果、优化德育环境.闽南地区高校可通过在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中融入闽南文化,在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中强化闽南文化,让教师结合闽南文化展开德育主题课程,让学生以体验闽南文化作为德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将闽南文化运用于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真正提高闽南地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创建"平安先行学校"是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师生安全感的重要载体。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以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是高校保卫工作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