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同学们,当你走在校园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校园”这个概念到底承载着哪些深刻的含义。从“校园”成为一个名词进入汉语词汇之时,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意义是“孕育文明、传承文明”。因此有人又把校园冠之以“神圣”和“圣洁”,称之为“净土”。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怀仁一中是一所县办普通高中,建于1955年。多年来,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动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1995年,首批进入山西省德育示范校行列;2000年,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命名为山西省依法治理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3.
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实践中不间断地反省管理的思路,总结工作的得失,摸索学校发展的规律,时有所悟,写出来请同仁雅正。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未来十年着力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其中,"努力构建可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内部课程创设与教学创造,提高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让德育回归生活—山西省怀仁一中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的发展是其终极目标。要让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科学知识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修养和适应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上好一节课这已是老生常谈了,但我们觉得,过去在谈及课堂教学时,人们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而常常视情感交流这个层面。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也是对观实的一种反映。不过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人的一切活动伴随着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对人的活动也有一种支配作用。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发生积极的摹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感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一堂课教师讲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7.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的发展是其终极目标。要让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科学知识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修养和适应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学校德育工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审美活动。既是审美活动,就分感性和理性两个层次,这是因为任何一种美都是由感性形式将其物态化的,审美主体若不能感知那些外在的美的形式,就无法体会其在内美。欣赏诗歌又不同于欣赏绘画和乐曲,读者不能直接看到诗中的画面,听出诗中的音响,而是先要把读到的第二信息系统的语言文学转化为第一信息系统形式,即观其文犹闻其声、睹其形,然后才能充分地感知诗的内在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出诗的“象外之旨”和韵外之至。”本文以古诗为例,分三点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转化,感知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9.
2007年初,我考察了加拿大和美国的几所中学,虽然时间较短,语言也有障碍,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认为,加拿大的中学教育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