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对汉字的学与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论层面上,识字教学虽然理念众多,流派纷呈,归根到底,仍需如盐入水,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要求教师了解一定数量常用字的形体演变,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和科学严谨的学术思维。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近日阅读了葛亮所著的《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一书,收获很多,乃加推介,希望对语文教师应对汉字教学的挑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代,古人就有“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耦合”思维。万物对立统一,互补互存,日月、寒暑、天地、阴阳造就往复变化。我国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专辟一卷《丽辞》来讨论“耦合”的形成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耦合”,不劳经营而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3.
主观题历史悠久。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在标准化考试得到大力推广和普遍重视的今天,主观题仍然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文科课目的考试中。因为主观题经常测量的行为目标包括表达相关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说明材料的能力。解释各种关系的能力,提出、组织和表达观点的能力.陈述推理的能力.对材料或论点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可归纳为姿态和技能两方面,姿态是技能得以使用的起点和前提,技能是姿态得以实现的手段.隐性考查时,让受试者按其批判性思维水平体现批判者的姿态,有消极、积极两种策略.技能考查的核心则在语文阅读考查中将思维的起点从“解决问题”推进到“发现问题”,论述题可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主观体验。以此为轴心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它特别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阅读、反应过程和接受效果。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作品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读者不同,作品的意义也不同,所以是诠释者决定文本,诠释决定意义。接受美学不仅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有益作用。比如《边城》、《合欢树》、《邂逅霍金》、《雨巷》、《老王》、《项链》、《诗经·蒹葭》、《孔雀东南飞》诸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讲解,不再以单一的、绝对的、客观的见解去替代学生自主的、相对的、丰富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扮演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外,还更多地作为学生的伙伴,平等地参与他们的学习。即便是帮助、引导学生,也重在倡导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