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一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尝试,认为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旨在促使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到极限,探求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为学生进行习惯性的探究性学习乃至研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就如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要求一样,虽然是学生执教鞭,但是教师必须参与其中,必须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分内职责,建议课堂阅读和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纵观现在的小学生,爱看书的倒不少;真正会读的却不多,他们阅读时往往在语言文字中浮光掠影,只注意紧张有趣的情节.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还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他们大多在看"味道",看后常常"得意忘言",忽略了言语材料的获得,这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软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