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谓“信息”?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般地,狭义的“信息”,是指通讯信号之类的概念;广义的“信息”,则指来自各种渠道的各种类型的消息。本文试图从广义信息的角度,对方志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探,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元明时期是土司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王朝政治和土司统治的双重体制下,广西各族民众起事具有反抗王朝封建统治和土司世袭统治的双重属性.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沉重打击了中央王朝和地方土司的统治,迫使王朝中央对其统治策略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另一方面,王朝中央与地方土司为镇压各族民众起事而实施剿杀政策,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司制度统治的根基,使得盛极一时的广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为清代在广西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明代广西改土归流进程中关于设土与设流问题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实施改土归流进程中,明代朝廷内外、朝野上下围绕着设土与设流问题曾有过激烈论争.在土官宜存宜废的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明显存在着认同上的差异.这场论争的焦点,是在明代广西改土归流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壮族土司统治区的州县官吏是选用本地少数民族首领还是由封建中央王朝派遣流官充任.论争的实质,是在封建中央集权王朝体制下,要不要保留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实行少数民族地方自治的问题.结果,明朝廷审时度势,从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目的出发,采取了合乎广西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改土归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白山司志》是全国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志代表作,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今仅存的一部司所志善本,是研究白山土巡检司统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土巡检司统治极具重要参佐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文献编纂学的角度对《白山司志》的主要内容、编修背景及其版本收藏状况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古文献的保存与传布,亦可为学者从事中国土司制度研究扩大资料来源,还可为文献学者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提供必要的门径与章法。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广西官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从官学的发展规模、区域分布还是从儒学教育系统的完备性而言,均远超前代。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导致明代广西官学教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特点。明代广西官学教育在广西教育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既往开来之功。  相似文献   
6.
7.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足值称道。与此同时,研究中的缺失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研究。不断挖掘新史料,创新研究方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应成为今后土司制度研究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强土司学术研究与地方的互动,不失为今后土司制度研究深入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白山司志》是我国古代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专志,该志于编修过程中始终坚持秉笔直书、详今略古、存以阙疑、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从而保存了大量完整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白山司志》的编纂原则进行专门研究,无疑可以充分彰显其史料价值,便于后学者研究、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教育实习的成败得失与现行高等师范教育模式联系至密。加快教学设备的更新,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元代广西科举不兴的社会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代是广西区域科举考试发展史上的中衰期,科举取额甚为有限,科举及第人数极少,士子仕途艰难。此与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广西区域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密切相关。对元代广西科举考试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可以从区域史的角度为我们研讨中国科举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