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蔡亦卉 《文教资料》2012,(23):69-70
"孝"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是家庭中特定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的重要准则。文章从孝文化的历史演进入手,以道教、儒家、佛教等多重视野来梳理并审视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智怡  蔡亦卉 《文教资料》2012,(22):117-118
教育具有经济价值,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考试分数高的人,而是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本文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弊端,并尝试在现有的条件下开拓创新,以创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基础教育战线教育工作者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一条有效渠道,正如教育界的专家所指出的,"这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自1996年以来,试点单位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国务院学位办(1996)25号文件发布的第一批16所,到国务院学位办(1998)87号文件发布的第二批增加13所,到国务院学位办(2003)99号文件发布的第三批增加12所,到国务院学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就开始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的道路,由此而引出了一系列教育与产业的相关问题。文章以现代大学教育产业观的发展为线索,展开了对教育产业与我国现代大学相互作用的探索,力求理清现代大学教育产业观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