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云南省景谷县永平镇罕那村的傣族地区,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稻田与“竜林”、村寨和佛寺构成了傣族社会中的两种内外关系。又因稻田属于村寨内部之物,既要承接来自“竜林”的灵力,以保证丰产,又要接受佛寺的知识驯化,以符合一个社会体系运转的要求。因之,稻田承载了经济、社会以及宗教知识的“力量”,其对于傣族社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经济活动(诸如种植烤烟、甘蔗等经济作物)进入以后,稻田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使得其面积在某一时间内急剧减少甚至“消失”。经研究发现,经济活动的转变并没有带来傣族社会大的变动。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增加与当地傣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不矛盾。农业经济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傣族寨民走向“利润最大化”的价值伦理,传统社会的“消暇经济”仍旧有效地维系了村落共同体的内在社会团结。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让稻田“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