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河洛诗词蕴涵着浓厚的华夏文化,高深的中华哲学思想,多彩的河洛人生经验。从河洛诗词翻译策略入手用利用具体的翻译实例对河洛诗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作诗无定法,译诗也难有定法,翻译工作实际上就是改写,就是再创作。译者根据中外语言文化各自的特点和译入语读者的价值取向在不损害原诗情趣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河洛诗词翻译采用的是诸如直译加入注解或阐述;或以意译为主,传递诗中精华部分;或直译加意译,描述诗中情怀;甚至改用个性化翻译,加入译者自己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创造性与价值判断。这些做法虽然都无法完美传达河洛诗词中精美绝伦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但至少可以让河洛诗词和河洛文化跨洋过海参与全球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创新实践班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接触人工智能算法,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手势识别实验平台。平台硬件采用STM32F103作为核心,利用红外距离传感阵列采集手腕轮廓数据;软件采用C#编写应用演示界面框架,提供播放器控制器、手语识别器等案例的应用;算法部分提供决策树、SVM、神经网络等算法的C++/Matlab演示代码。模块化设计使得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方向合作完成作品研发。学生基于平台开发的手势识别作品具有可穿戴属性。在机电创新实践班教学中实验平台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书法作品也属于多模态话语,用系统功能语法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视觉语法理论对《祭侄稿》的章法布局及文义内容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揭示图像文字两种符号的表意功能,从一个全新视角解读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传统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结合英语自身的特点,对英汉语言中的称代形式和交际原则进行对比。同时,运用言语交际民俗学的创始人Dell Hymes提出的助记符号‘SPEAKING’得出结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该了解文化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习惯,从而减少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