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童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底层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对其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苏童小说中底层人物在生存困境中孤独与抗争的姿态,进而探究苏童小说中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原因。苏童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形成了苏童小说的独特氛围,孤独、虚无是苏童小说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王小波作品的分析,来阐释他的智慧有趣的处世观。王小波作品的有趣是他采用反讽、戏谑、回到童真等叙事手段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在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趋向严重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19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为观测对象,考察世纪末以来官场小说的精神取向,从中看到官场小说作家在时代发展当中的喧嚣与骚动。揭示作家心灵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为世纪末官场小说作家的纠结心灵留下文字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邵氏”黄梅调电影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影坛重要的电影现象,因为其借鉴内地的地方戏黄梅调而显得独特。黄梅调电影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伦理语境,本文主要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论析。研究发现,整个电影文本呈现出官方道德的集体伦理、民间道德的集体伦理以及女性主体的个体伦理的杂糅状况。黄梅调电影能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现象,风靡于港台、大陆内地是与这种内在的伦理机制暗合观众的观影期待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在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趋向严重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余华后期两部长篇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的剖析,展现早期作为先锋派代表的作家余华回归现实的历程。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和许三观的人生遭际,他们面对生存苦难的平淡、麻木和困惑,渗透着作家余华对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苦难的处理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当下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创作方兴未艾,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对近年涌现的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进行研究,分析了合拍模式对军事题材主旋律创作所带来的重大改变,探讨了以徐克、林超贤为代表的香港导演对军事题材主旋律影片的创新,同时探讨他们的创作风格对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创作带来的变化与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