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和而不同”的历史源流和理论基础 (一)“和而不同”的历史源流 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具体内涵指以下四个方面:①“中和之道”。孔子称之为中庸,程子的解释是:“不偏之渭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为合情合理,不走极端;是稳步改良,避免躁进:是兼顾各方;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构建的"心灵绿洲"指的是一个环境和谐典雅、氛围宽松融洽、师生善教乐学的精神文化家园,它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想.其显著特征是"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要构筑"心灵绿洲",首先必须强化"和谐"意识,即把和谐的观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人文心理和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3.
示范性高中建设不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应首先考虑思想的建设和观念的建设。协和中学的活的灵魂是协和教育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这一思想观念指引下,本文结合现代课程观、现代管理观和现代人才观,阐述了从精神、物质和制度上构筑起来的协和教育生态文化,从而加快示范性高中的建设,为实现广州教育强市服务,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构建的"心灵绿洲"指的是一个环境和谐典雅、氛围宽松融洽、师生善教乐学的精神文化家园,它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  相似文献   
5.
"心灵绿洲"对于现代学校而言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想.构筑一个环境和谐典雅、氛围宽松融洽、师生善教乐学的心灵绿洲,是新形势下学校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当前阶段,我们要突出三种"和谐"意识:共生共荣的意识,和而不同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我校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新型师范生,我校遵照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国家教委制定的师范生培养目标,依据管理科学、系统理论及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有关原理,从1993年开始全面实施师范生综合测评的研究与实践.本文试从构建师范生综合测评系统的有关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及其职能的转变,教师综合素质的继续提高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需,建立支持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学习型学校管理文化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校本学习与培训的意义及策略方面试作一些探讨,以求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示范性高中建设过程中,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系统,积极探索情境德育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是国家为加强新疆人才培养工作而在内地多个经济发达城市开办,招收新疆初中应届优秀毕业生就读高中的办学形式。教育部要求内高班学制四年(含预科一年),预科重点补习初中的汉语文、英语和数理化课程,以达到办班学校当地初中毕业水平。学生从15岁到19岁一直在内地学习和生活,这段时  相似文献   
10.
实现青少年个体社会化,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往往把班集体看作是校园实施教学活动的一个单位,一个仅仅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微观的、封闭性的小群体组织。但实际上,班组织既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社会实体,班组织内部同样有着种种的社会关系。学校的社会因素和社会功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组织这一社会系统中。因此,营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学校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