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政策学 ,特别是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是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尽管其重要性已渐渐被学术界同仁认可 ,而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在研究和分析方法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和有效的理论指引。本文从西方有关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概念入手 ,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一种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别强调政策环境和政策过程研究的政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当代全球化的崭新特点 ,以及与此相关的全球性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变化。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影响还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些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3.
瑞典、芬兰和丹麦的高等工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作为一项具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活动,担负着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工程活动所需人才的摇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也更加明显,这些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欧洲高等工程教育的大环境,着重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芬兰和丹麦三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藉此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蔡瑜琢 《教育》2012,(23):64
长期以来,芬兰高等教育秉承了北欧福利制度的特征。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芬兰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其改革的过程出现了不确定因素。芬兰高等教育以福利社会理念为基础,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有着计划体制的某些特征,但它也保持了较高的学术自主权。市场化改革促成双轨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西方国家开始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国家及政府对  相似文献   
5.
大学产教融合组织创新是“产”与“教”两大主体互动中探索共性诉求和差异性,从而激发并理顺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过程.新工科建设深化是大学产教融合的组织优化过程.南方科技大学案例访谈和文档分析显示,产教融合相关机构通过组织创新适应大学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制度企业家应对环境不兼容和收益过低的挑战推进组织创新制度化.产教融...  相似文献   
6.
芬兰高等教育长期秉承了北欧福利制度的特征,如政府办大学、教育平等和免学费政策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芬兰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2010年新大学法的实施,把芬兰的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了一个市场化的进程,其目的是给予大学更加充分的自主权,扩大社会参与,拓展经费来源,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但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梳理和政策文本分析,探究了2011—2021年间芬兰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动因、举措与成效。2011年以来,在国内需求和国际影响等动因驱动下,芬兰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博士生院、推动在地国际化、提升博士生就业技能、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缩短博士生毕业年限等,以加强博士生管理,提升博士生教育与知识社会需求的衔接。芬兰的博士生教育改革是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的缩影,也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