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这种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这是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项重要要求。那么,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需要反思吗?新课程指出,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以理解、体会、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数学学习反思的内容包括:过去的学习对象、过去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我们相信,没有反思,人是不可能获得本质上进步的,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新课标“关于解决问题”这一目标中强调,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反思,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检视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从心灵深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一、在“得”中加强反思——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在这样的课堂上,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扼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在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善于反思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反思。当学生找到正...  相似文献   
2.
课改以来,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能在轻松、愉悦、欢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但令人担忧的是,有的课堂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1自由的表现欲多了,必要的约束少了。2哗众取宠的热闹多了,促人深思的安静少了。3全神贯注的现象少了,自由涣散的行为多了。学生小动作较多,目光游离,似听非听,似学非学……这些现象表面看起来似乎符合新课改理念,实际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3.
正理答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直接体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及教学技巧。有效的理答与有效的提问相辅相成,能够发挥"搭桥引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投石激浪"等作用,可以使课堂交流更有广度、宽度,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效度,从而搭建充满智慧、激励的有效对话课堂。一、及时"垫问"——搭桥引路,答有坡度"垫问"是对问题分解的一种策略,是为最终解决问题所做的铺垫性提问。所谓"垫问",是指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思路模糊或理解困难等原因无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6.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提升办学水准,培养名师的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更是教科研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